|
首页  新闻动态

聚焦农村现状 调研婚俗变迁——记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婚姻状况调研小分队


发布部门: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 2013-09-04  浏览次数: 11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变化,农村的婚姻风俗也随之改变。为了解1978年以来农村婚姻的变化情况,并由此了解城镇化建设现状,我校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特组织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婚姻状况调研小分队。在分团委书记袁杰的带领下,奔赴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展开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婚姻状况调研小分队于79日下午到老王集乡三刘庙村。为深入了解三刘庙村的实际情况,次日指导老师袁杰与队员们首先对三刘庙村村民的人数以及年龄分布进行统计与分析,然后按不同年龄阶段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对婚姻风俗变化的认识。由于考察对象较多,调研小分队分成两组进行。队员们考虑到现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再加上天气炎热,留在家中的村民较少,因此小分队先来到人们集中乘凉的地方,对在场的村民依次进行采访。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第一天的努力,调研小分队找出农村婚俗变化的基本规律,根据村民们的年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集中调查:老年、中年和青年。

    第二天,小分队对老年阶段的人进行访谈。首先来到秦秀勤家,谈话中了解到她1979年结婚,现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均已外嫁,儿子也已娶妻。当年24岁的秦秀勤在家里经媒人介绍认识她的丈夫,而在媒人介绍之前两个人未曾谋面。两家相距1公里,婚姻决定权完全由父母掌握,婚前恋爱期为两年,定亲时聘礼为4件衣服,但是仅仅4件衣服就已给男方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接下来采访老年人所反映的婚姻情况基本相同:说亲定亲看好要好成亲。

接着队员们对以李开杰为代表的中年人群进行调查。李开杰现年37岁,1998年结婚,膝下有两个儿子,均未婚。结婚时李开杰22岁,当时他与妻子家相距25公里,经媒人介绍与妻子相识然后恋爱,婚姻决定权在他本人,此时父母的干涉已大大降低,恋爱期为1年,定亲礼金为2000元,此时2000元并未给他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1998年婚前经历过程少以前的古板,有些并未喝定亲酒,不过大致流程还是相似。

    第三天对青年人群进行调查,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者居多,所以想找到足够数量的青年人并不容易,在指导老师袁杰带领下队员们进行撒网式搜寻。首先小分队调查李宏伟,1989年出生,他通过自由恋爱在2009年结婚,当时婚姻已经完全由李宏伟决定,而父母的意见只作为参考,定亲礼上升到1万元。在农村,即使自由恋爱,婚前程序和原来大致相同,也要找来媒人说媒定亲看好要好成亲,不过在成亲之前增加现代化元素——拍婚纱照。与老年、中年人群比较,可以看出青年人婚姻状况已发生质与量的变化。

    对这三个阶段的人群采访完后,第四天队员们针对外嫁家庭进行调查,大部分父母不愿女儿外嫁,不过也有少数父母表示,如果女儿外嫁一个好丈夫、生活美满,也支持女儿外嫁。

这几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白天外出采访调查,晚上回到住处将采访内容归纳总结,制成相应的表格。虽然社会实践的时间短,但成果累累。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农村婚俗的变化来了解农村,进而深入到对当今阶段农村婚姻观转变的思考及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Copyright2007 郑州轻工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