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烟草的生长过程,熟悉烟草的加工步骤,丰富大学生关于烟草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同时配合薛国喜博士完成相关的博士课题,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烟草病虫害调查小分队在学院讲师、科学校区兼职辅导员薛国喜博士的带领下,从郑州出发前往漯河市临颍县展开了有关调查。 7月19日清晨,小分队抵达临颍县杜曲镇的河董村开始烟草病虫害防治的调查,农户们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
为深入探寻烟草生长过程可能遭遇的虫害及自然灾害,队员们分组对几垄烟田的植株进行害虫调查。通过烟田管理人员的解说,队员们了解了病虫害的主要诱因、烟草生长环节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虫害防治的有关知识。
为了进一步获知田间趋光性害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12日傍晚队员们在薛国喜博士的的带领下再次来到烟田,拉起白布做好灯诱前的一系列准备。夜晚11点左右,队员们不顾田间蚊虫的叮咬,在微弱的灯光下开始细致观察。由于蛾子的趋光性,队员们很快就发现一些蛾子扑着翅膀在灯下闪过。实验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有蜘蛛爬到队员们的身上。开始时,队员们对它们满是恐惧与憎恶,但听了辅导员的讲解(蜘蛛是烟草田天敌中的一个庞大类群,具有种群数量多、适应性强的特点。幼蛛和成蛛均呈捕食性,可捕食烟青虫、棉银纹夜蛾等),队员们开始转变看法,对这些人类的帮手怀有一份感激与敬畏。
两天的实地考察,使得队员们对烟田虫害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21日,队员们开始调查当地烟农针对防治虫害的农药的使用情况。一名田间管理人员介绍到:烟草各个生长阶段其病虫害的种类及生长规律都各不相同,用药的时间也不一样。如烤烟移栽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团棵至旺长前期除防治蚜虫、烟青虫、病毒病外,还要注意黑胫病、青枯病、野火病;成熟采收期主要病害是赤星病。他们还总结出了农药使用的“四要”原则:一要对症下药;二要适时施药;三要方法配套;四要绿色环保。
气候也是影响烟叶产量的重要因素。如阴雨天气会严重影响施药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为了提高在雨季施药的防治效果,烟农们巧妙地根据烟面积较大,叶片背面不易被雨水淋到的特点,用将药重点喷在叶片背面以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益,从而使叶片更好、更健康地成长。
优质烟草的开发,栽培是基础、采收是关键、烘烤是保障。为了重点探究烘烤这一生产流程,队员们又在烟田管理人员的引导下进入烟草烘烤房。大家一边参观一排排先进的电子烘烤设备,一边认真地听着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并做了简要记录。
调查学习就这样在不断摄取新知识中很快过去。几天深入烟田的调查研究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知识,加深了大家对烟草产业的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相信从这次调查实践中获得的烟草知识对队员们将来的专业方向选择一定大有裨益。